根据《荆门市2020年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紧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专项招聘公告》,我市拟公开专项招聘30名疫情防控紧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招聘对象为直接参与全市新冠肺炎防疫和救治一线工作的我市非在编医护、检疫检验、防疫科研攻关等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将报考人员情况公示如下:
李方,女,汉族,1991年9月出生,湖北荆州人,中共党员,医师,研究生学历(2017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内科学专业),2017年7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20年1月30日参加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IV病区新冠肺炎患者诊治工作。在用药物、用仪器帮助病人减轻病痛的同时,她细心周到,与每个病人握手、聊家常、聊最新的新闻,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她还积极参与每天的病例讨论、商讨治疗方案,科室的绝大部分患者均治愈出院。
周洲,女,汉族,1990年5月出生,湖北钟祥人,医师,研究生学历(2017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内科学专业),2017年7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20年1月31日参加疫情防控培训,2月1日进入一线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分配的科室为感染科II病区,主要工作为参与科室排班及分管患者(包括2名危重患者)。每日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顶着模糊的护目镜,每天工作下来衣服都汗湿一遍又一遍,2月5日站完最后一班岗后,按照安排撤离一线,进行隔离。
刘沙,女,汉族,1990年9月出生,湖北天门人,医师,研究生学历(2017年6月毕业于江苏大学内科学专业),2017年7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作为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医生,2020年2月14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她在浙江邵逸夫医院专家教授及院内外专家的指导下,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冠肺炎ICU积极参与病人救治,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臧华龙,男,汉族,1990年1月出生,湖北荆门人,中共党员,医师,研究生学历(2018年6月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2018年7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20年2月10日到市一医北院区感染科I病区报到,从事新冠肺炎一线抗疫工作,直接参与收治及管理确诊患者,参加科室值班。2020年2月25日一医北院成立血透室,同日他兼任血透室医师,从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血液透析工作,直至2020年3月10日接通知撤离。
肖锋,男,汉族,1990年2月出生,湖北钟祥人,中共党员,医师,研究生学历(2017年6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2017年7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2月21日参与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感染科抗疫临床一线工作,积极诊治病人,加入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疫情救治临时党支部”,同时虚心向内蒙古专家团队和浙江专家团队学习,工作勤奋,乐于奉献。
唐燕,女,汉族,1989年12月出生,湖北钟祥人,中共党员,医师,研究生学历(2017年6月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2017年7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20年2月14日至2020年3月31日参与荆门市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具体岗位科室为市一医北院新冠肺炎ICU,不畏艰辛,努力救治每一位患者,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病历讨论、会诊,一直战斗在前线。
易洁,女,汉族,1988年6月出生,湖北荆门人,医师,研究生学历(2016年6月毕业于长江大学内科学专业),2016年7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20年2月8日接到支援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感染性疾病I病区的通知后,立即安排好家里2周岁的孩子,收拾行李加入抗击新冠肺炎队伍,在发热病房,工作兢兢业业,毫不退缩,一直到2020年2月22日成功撤离。
王庆涛,男,汉族,1990年2月出生,湖北荆州人,中共党员,医师,研究生学历(2017年6月毕业于长江大学内科学专业),2017年7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20年1月26日晚上9点接到市一医医务科紧急通知后,毫不犹豫收起行囊,进入一线,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一周后又临危受命,调任到新开设的疑似病区,专门收治疑似患者,从中筛选出确诊患者转诊到确诊病房。两周后成功撤离,进入隔离期。
高丹丹,女,汉族,1983年7月出生,湖北荆门人,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2016年6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2016年7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20年1月16日至2月8日,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I病区坚守岗位,负责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不怕苦、不怕累,没有一丝退缩和胆怯,最长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
雷柳洁,女,汉族,1991年3月出生,湖北荆门人,医师,研究生学历(2017年6月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2017年7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请战,加入第一批疫情防控战役中。2月22日调入市一医院感染科V病区,与浙江台州医疗队在ICU病房工作20天,3月30日起又负责新冠肺炎复查门诊工作,从未退缩。
吴国敏,女,汉族,1989年11月出生,湖北荆门人,医师,研究生学历(2017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内科学专业),2017年7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疫情刚开始时,就参与一线防控工作,所在的感染性疾病科I病区于2020年1月16日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期间一直从容战斗,2月8日接到撤离一线的通知后,才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
朱慧玲,女,汉族,1991年5月出生,湖北钟祥人,医师,研究生学历(2018年6月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2018年7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20年1月28日接通知支援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感染性疾病IV病区。进入岗位第一天,就进入了污染区,每天工作结束后全身被汗水湿透,手脚因汗水浸泡而发白破皮,2020年2月10日才安全撤离。
皮明明,男,汉族,1990年11月出生,湖北沙洋人,医师,研究生学历(2019年6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2019年7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至今。疫情刚开始时,就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轮班,同时在发热门诊值班。此后就诊病人增加,又回到市一医院感染科I病区,负责全院所有病区及发热门诊的咽拭子核酸检测标本收集、装箱,每日上午9时送上负压车转运至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检验。在此期间,还负责部分流调病人的信息核查及新冠肺炎病人治疗,管床期间有4例病人顺利出院。
刘俊,女,汉族,1985年12月出生,湖北荆门人,中共党员,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2012年6月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2012年7月至今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二科工作。2020年1月22日起,先后在市二医感染二病区、感染五病区参与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的排查及诊疗工作。3月1日转战奔赴荆门市新冠肺炎危重救治一线,会同浙江援荆邵逸夫医疗队、市一医医护人员,再次投入到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救治工作中。在重症ICU,荆门首例使用ECMO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一些患者成功拔管,脱离呼吸机后转入普通病房。随着3月24日ICU 顺利闭仓,胜利完成救治任务。
周烨威,男,汉族,1985年12月出生,湖北沙洋人,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2010年6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中医临床专业),2018年9月至今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二科工作。2020年1月25日起,临时负责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的管理工作,工作期间兢兢业业,较好地完成了医院交给的任务。2020年3月1日,因荆门市疫情防控需要,抽调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浙江台州ICU团队,协助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诊治,在此期间,积极配合承担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受到了台州团队的肯定。
夏玮,男,汉族,1985年11月出生,湖北天门人,中共党员,医师,研究生学历(2014年6月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2014年8月至今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工作。2020年1月23日接市二医防控指挥部通知,调整岗位至市二医发热门诊,期间主要严查发热病人,并按医院流程要求进行分类处置。2月28日抽调支援荆门一医,3月1日至3月25日在荆门一医浙江邵逸夫团队临时ICU工作,工作期间,负责进仓查房查看病人,完善病历内容,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做好仓内外诸多协调工作,与家属沟通病情,相关科室会诊、输血安排等;积极参加浙江医疗团队危重病历讨论;期间多次参与危重病人抢救。在到荆门一医工作的24天里,做到了去则能战,战则能胜,圆满完成了任务。
廖冬,男,汉族,1987年9月出生,湖北襄阳人,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2015年6月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2015年8月至今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工作。2020年1月26日主动请缨,进入一线感染科,负责疑似病人的筛查和治疗。家里负担全部落在怀孕的妻子身上,真正做到了大战面前舍小家、顾大家。
曹江波,男,汉族,1985年5月出生,湖北当阳人,中共党员,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2012年6月毕业于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内科学专业),2012年7月至今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工作。2020年1月24日进入市二医隔离病房,先后作为感染科四病区、感染科五病区负责人,负责该病区所有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出院事项,并指导医师及时准确书写病历。对于年龄偏小的儿童或危重患者,都是亲自管理。截至2月28日,病区所有患者出院好转率达到100%。2月29日作为市二医第二小组组长,又带队出征荆门市新冠肺炎集中收治点参与救治,并顺利完成任务,3月9日撤离隔离病房。
龚正堂,男,汉族,1985年10月出生,湖北荆门人,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2013年6月毕业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内科专业),2013年8月至今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工作。疫情来临之际,在安顿好家人及即将临产的妻子后,主动请战,2020年1月24日进入市二医感染科三病区,负责疑似病人的筛查、诊断及相关治疗工作。在疫情面前无惧艰难,舍小家、顾大家,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
翟天宋,男,汉族,1986年8月出生,广东惠州人,中共党员,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2012年6月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2016年8月至今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工作。2020年1月24日刚下夜班,就接到通知,加入抗击新冠肺炎战斗,1月28日从感染三病区调入危重病例较多的感染一病区,积极治疗合并心衰、肾衰等多种基础疾病的感染患者,2月28日随荆门二医团队加入到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浙江省台州市援荆医疗队精诚合作,共同抗击新冠肺炎。
袁彪,男,汉族,1986年6月出生,湖北孝感人,医师,研究生学历(2015年6月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2015年7月至今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工作。2020年1月24日调入市二医新冠肺炎救治梯队,2020年2月11日至2月26日到感染性疾病科工作,负责住院病人的诊治及管理,参与救治的新冠肺炎病人无一例死亡,无一例病情由轻转重,多次参与危重患者抢救,并取得成功。2020年3月2日至今,坚守在市二医综合流转一病区,负责该区入院病人及其家属新冠肺炎的筛查及防控。
沈旭,男,汉族,1987年8月出生,湖北荆门人,中共党员,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2013年6月毕业于三峡大学医学院外科学专业),2013年7月至今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工作。2020年1月26日起,先后在感染性疾病科六病区和三病区工作,参与疑似病人的筛查和诊疗工作。工作30余天,照顾出生不到10个月孩子的责任全部压到了爱人身上,真正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在疫情防控一线彰显了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郭诚,女,汉族,1986年9月出生,湖北浠水人,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2012年6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2013年8月至今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工作。疫情期间,留守呼吸内科,负责呼吸内科所有病人的相关医疗诊治工作,并协调处理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科室之间的医患纠纷,同时参与呼吸内科门诊工作及院内会诊,承担由荆门市康复医院转入科室所有病人的交接及诊疗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廖云健,男,汉族,1991年7月出生,湖北荆州人,医师,研究生学历(2019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骨科学专业),2019年7月至今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东院骨科工作。2020年1月26日至3月2日,先后在东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综合内科参与疑似病人的筛查和诊疗工作。春节期间自愿放弃休假,在长达30余天里与病人同吃、同住,寸步不离医院。调入精神病隔离病房后,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与疑似病人“亲密”接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
曹旭,女,汉族,1987年12月出生,湖北沙洋人,住院医师,研究生学历(2014年7月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专业),2015年2月在荆门市中医医院推拿科工作至今。自2020年1月20日医院发热门诊正式启动以来,一直坚守岗位,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筛查工作,接诊从门诊或急诊分诊过来的发热、咳嗽患者,询问病史,登记基本情况,查血常规、CRP组合和肺部CT等。2020年3月31日又投入到感染四科(热电厂分院)的诊疗工作中,收治具有发热症状的留观患者。
曾开胜,男,汉族,1988年8月出生,四川简阳人,主治医师,大学学历(2012年6月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2016年11月在荆门市中医医院感染科工作至今,是首批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医务人员。自2020年1月21日起,除轮休10天外,一直在一线坚守到3月18日。工作中,负责核酸采样、专家会诊、传染病上报、确诊患者紧急转运,同时联合中药汤剂,诊治急危重症新冠患者20余例,圆满完成防控工作任务。
田枭,男,汉族,1988年9月出生,湖北沙洋人,中共党员,医师,大学学历(2012年6月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2年7月在荆门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工作至今。积极响应医院号召,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在发热门诊工作近40天时间里,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认真遵守接诊流程,仔细接诊处理患者,尤其在大年三十晚上,身着防护服持续工作近8小时,接诊处理病人近30人次。
田应辉,男,汉族,1990年7月出生,湖北荆门人,医师,大学学历(2014年6月毕业于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4年10月在荆门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2019年7月到急诊科工作。疫情发生后,他立即取消春节休息,把年幼的孩子送到父母家,和妻子并肩站在抗疫一线,严密排查每一例疑似病例。援荆内蒙古、浙江医疗队到来后,急诊科要承担确诊病人的转运工作,因层流救护车还未到位,他没有畏惧,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用普通救护车转运危重病人,顺利完成转运任务。
张常春,男,汉族,1990年3月出生,山东成武人,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2016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专业),2016年7月至今在荆门市中医医院体检中心工作。2020年2月20日至3月15日,在医院公共卫生科协助疫情防控工作,及时上报传染病报告卡等新冠肺炎相关信息;不断完善核酸送检流程,汇总全院核酸检测采样单,及时发送给相关单位;准确及时上报日常防控信息日报表,并协助市疾控中心做好相关密切接触人员流调工作。
杨芸,女,汉族,1993年8月出生,湖北钟祥人,大学学历(2016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18年9月至今在钟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科工作。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时间投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加入疫情分析统计组,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数次深入到诊所、社区开展流调,积极参加24小时值班,及时监测传染病系统,做好数据统计,完成各类信息报表,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通宵达旦、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李雯,女,汉族,1996年5月出生,湖北荆门人,大学学历(2019年6月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9年6月至今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检验分析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的标本,进行生化、血气、糖化血红蛋白和新冠病毒抗体测定,一直坚守工作岗位。夜班期间,为咳嗽或者发热病人采血,因为防护服穿脱不便,前半夜经常汗流浃背,后半夜温度骤降,但始终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检验数据。
周杨,女,汉族,1984年3月出生,湖北沙洋人,医师,大学学历(2006年6月毕业于长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7年9月开始,在荆门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体采科一线工作了10多年,2019年调到供血科工作。从2020年1月23日开始,24小时轮班值守,为医院提供血液保障。由于血液告急,省内各血站血液都紧张,她当班期间顾不上饭点,马不停蹄与各医院联系进行血液调配,及时协调外省,调入8万毫升血液;2月21日开始,采集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22人8200毫升;2月22日,市二医输血科急需RH阴性O型红细胞4个单位,因本市献血者无法提供血液,她连夜联系周边血站,确保了新冠肺炎病人用血和临床急救用血。
公示时间:2020年4月3日至4月7日。广大干部群众对上述同志报考的有关意见,请在公示期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反映。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具体真实,以便调查核实。
公示期间,市卫生健康委设专线电话。市卫生健康委人事科教科:2337016;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2331129。来信请寄市卫生健康委人事科教科和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
荆门市卫生健康委
2020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