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21年1月(2021年1月1日0时至1月31日24时),我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059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无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5种共10706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痢疾,五种疾病的报告发病数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8.47%。丙类传染病报告7种9353例。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三种疾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4.01%。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1年1月,我省未报告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本月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根据鼠、蟑密度监测显示:鼠密度平均为0.50%,较去年11月(0.69%)下降了26.71%,较去年同期(0.40%)上升了27.27%。蟑密度平均为0.16只/张,较去年11月(0.23只/张)下降了32.19%,较去年同期(0.13只/张)上升了26.58%。
四、传染病疫情趋势研判
(一)全省继续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举措,强化“人”“物”“地”同防外防输入措施。居民要加强自身健康监测,观察是否有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规范就诊,配合做好有关防控管理。同时,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做好个人日常防护,戴口罩、勤洗手。
(二)春季为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和水痘等疫苗针对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各类学校临近开学,学校和托幼机构要高度关注,发现可疑症状的学生应立即安排送医就诊并及时报告。做好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和疫苗补种工作,提高学生免疫力。对发生疫情的地区要按要求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接种。
(三)近期我省鼠密度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省内出血热高发地区,做好鼠密度监测及出血热病例的主动搜索,降低春季出血热疫情的发生及流行风险。
信息来源:湖北省卫生健康委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