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在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市中医医院以党建为引领,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中西医结合专病防治站,开展义诊送健康、多举措帮扶,满满的都是为民情怀。
炎炎盛夏挡不住市中西医结合专病防治中心心系百姓健康的脚步。6月至8月,该中心(设立于市中医医院)携手漳河新区、东宝区、掇刀区共织“323”攻坚网,先后与中心城区的18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中西医结合专病防治站(以下简称防治站)。
在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市中医医院除了在基层医疗机构建立防治站,还先后开展“六进”健康义诊、科室对口帮扶、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训等活动,助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
18个防治站落户三区
市中西医结合专病防治中心结合今年的重要任务,先后在漳河新区、东宝区、掇刀区建立18个防治站,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的提升,全面打造“323”荆门特色样板。
8月10日上午,掇刀区防治站授牌仪式在该区麻城镇卫生院举行。市中西医结合专病防治中心为麻城镇卫生院、团林铺镇卫生院、掇刀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望兵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油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授牌。
而在6月、7月,市中西医结合专病防治中心还分别在漳河新区卫生院和东宝区石桥驿镇卫生院,向11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授牌。“防治体系建立后,医院将从中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医疗技术支撑,通过传帮带,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授牌仪式上,市中西医结合专病防治中心主任,市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水平介绍。
健康义诊惠及600名群众
在漳河新区、东宝区、掇刀区授牌仪式现场开展的3场义诊活动中,市中医医院共派出40多位医护人员为当地群众把脉问诊、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进行业务查房、开展科普讲座,活动服务群众愈600人次,让大家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国家级三甲医院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6月20日,市中西医结合专病防治中心在漳河新区卫生院举行防治站授牌仪式,该卫生院成为我市首家被授牌的基层医疗机构。
“医生,我肝上检查出有囊肿,虽说是良性的,但心里总犯嘀咕。”“我最近老是觉得胸疼,该怎么办?”“我去年腰椎间盘突出发作,时好时坏。今年感觉更严重了,要怎么治疗才好?”在当天授牌的义诊现场,闻讯而来的漳河新区居民纷纷向市中医医院的专家咨询,还现场进行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活动受到居民交口称赞。
此次义诊,医院派出了血液肿瘤科、心血管病科、脑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骨伤一科、康复科、内分泌科、妇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的十多位专家、医护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开展健康服务,一上午时间接诊居民近300人次。
多举措助力基层能力提升
“我是6月5日开始由单位派来这里工作的。”8月21日上午8时,正在东宝区牌楼镇卫生院国医堂为居民进行针灸治疗的市中医医院推拿科医生吴挺俊介绍,推拿科还帮扶钟祥市冷水镇卫生院和掇刀区麻城镇卫生院。除了他,医院副院长付大清、推拿科主任李继恩每周也会来牌楼镇卫生院坐诊半天。
科室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这只是市中医医院在深入推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帮助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在4月至6月,该院还组织全市280多名医务人员举行了10场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开展了多场次中医中药社区行等“六进”义诊活动;医师节期间,先后举办了全市“中医技能大赛”、“中药技能大赛”和全市中医“名师带徒”等活动,在全市掀起学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热潮。
春去秋来岁月更,一脉相承薪火传。市中医医院在深入推进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医院中医药龙头作用,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助力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